title

SYSTEM OF CONDUCTOR

More-then-Human Technical Studies fore Transentient Becomings

 

「導體計畫」以三種物質的面相開啟三個單元的創作調研:In Molecular,「實地走讀」前往金門與金瓜石,走訪採掘式經濟發生的生態現場;In Flow,與「軟爛共讀」共同帶領4場讀書會;On air,邀請「跨為度播音」延續對藝術實踐中神祕學應用的關注,錄製2集Podcast特別節目,向行星與相位提問,採訪占星師與天體物理學家。


近期,「行星」作為一種隱喻,在當代藝術中被大量引用:有時候引申為一種平行但同在的理念體系(「你我不住在同一星球上」,Bruno Latour,2020);有時候被放置在物質、生態脈絡,作為「抵抗的立足點」(Feminist Standpoint Theory,張君玫,2017);有時候被用作動詞,「行星化」(planetarization,許煜)做為一種「創造性的多樣性」哲思,用於對抗西方中心全球化;行星在媒體影像作品中也是常見的題材。「跨維度播音」與「導體計畫」合作的特別節目(special episode)由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 CREATORS支持播出。我們將從新物質主義出發,重新思考物質、能量、環境、生態與社會之間複雜的關係。


📡 跨維度播音


「跨維度播音」是一個探討神秘學在台灣當代藝術創作應用的廣播節目。主持人朱峯誼以兩兩一對的方式,邀請從事相關主題創作的台灣當代藝術家,與其對應的神秘學實踐者或研究者們,暢談他們在創作以及工作上所運用的感官技術與神秘技術。


「跨維度播音」與「導體計畫」合作的兩集特別節目圍繞著星座「相位」展開一系列的提問:如果星體移動、逆行、停滯,都對世界有影響,潮起潮落對生活在潮間帶的鱟鱟有影響,地球上比鐵更重的金屬元素來自古早以前遙遠的恆星爆發坍縮。這些是否都意味著當我們理解星座的時候,我們在理解的是星體能量的影響力?而其影響力來自與我們之間相對位置產生的作用力?


為了深入了解一探究竟,我們在SE_01邀請占星師聊聊與地球最靠近的月亮的特殊現象「藍月」,以及許願的方法。接著,SE_02將從現代物理學及天文物理學的觀點深入討論究竟行星的影響具體如何變化?如何計量?如何作用力?


各大串流平台放送中!歡迎收聽!
 

 

📡 聯繫與追蹤

《重返神性》展覽畫冊訂購:

https://forms.gle/zVy7tuWj5FQtzDsx7
若對節目企劃與內容有任何問題或是合作提案,歡迎來信:

cross.dimension.broadcast@gmail.com

 

 

 

 

 

主持 | 朱峯誼
與談 | 安柏(占星師)、潘彥丞(天體物理學家)
開場音樂| Lo-Fi 02 by Lily J(mixkit.co
合作單位|話鼓電台(立方計劃空間 @thecube_space
企劃 | 導體大系 - 跨物態感知技術日誌 
 

icon
icon

SE_01|BLUE MOON & PHASE

ft. 占星學

title-imgtitle-img

2023. 08. 23

🌕 SE_01|BLUE MOON & PHASE
藍月 | 相位 | 安柏糖 Amber's 老師(占星師)

 

 

SE_01以 8/31 的「藍月」為主角,從占星的角度解釋行星的「相位」、衛星的「顏色」與許願的「技術」。本集主題是 2023. 08. 31 的「藍月」。相傳在藍月時許願,願望更容易實現。但,什麼是藍月?相位與角度代表什麼意思?為什麼藍月適合許願?怎麼許願比較容易成真?許願的時候要注意哪些事項?這一集我們再度邀請占星師 安柏糖 Amber's 老師,一一為大家說明。

🌕 章節
00:00|開場
01:14|什麼是藍月?
02:55|藍月真的是藍色的嗎?
03:50|其他顏色的月亮
04:16|滿月在占星裡的象徵
05:19|用占星裡的三方四正來解釋相位與角度
13:50|不同顏色月亮的象徵
15:22|這次 8/31 藍月的特色
18:58|藍月許願特別靈驗?
22:25|安柏老師許願成真的親身經歷
27:31|願望不能亂許:關於許願最重要的事情
34:10|儀式與步驟

title img
img

🌕 參考資訊

1. 【月亮的祝福】神聖藍月&三年大願祈願儀式(by 思逸老師)

2. 思逸 SEER 荒人巫思手抄(臉書專頁)
  / bluemoonseer  

3. 《找回祈禱的力量:讓全宇宙一起為你祝福》(by 布瑞敦)


 

 

 

 

 

 

 

 

 

 

 

 

 

 

 

 

 

 

 

 

 

 



【警告】本集含有危險資訊,詳細說明許願的方法,對並不是真的很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常誤會慾望滿足即為真實幸福的聽眾們,請斟酌收聽!

 

 

 

 

 

 

 

 

 

 

 

 

 

 

SE_02|FLYING to the UNKNOWN

ft. 天體物理學

title-imgtitle-img

2023. 12. 06

🌕 SE_02|FLYING to the UNKNOWN 
星體 | 作用力 | 潘彥丞 老師(天體物理學家)

 

 

在SE_01我們邀請占星師聊了藍月與相位的關係,以及向特殊星象許願的邏輯與技術。SE_02將從現代物理學及天文物理學的觀點進行討論與對話,邀請到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的潘彥丞老師談談他對科幻的興趣、對星座的看法,並深入解析:「天體對人的影響」、「暗/能量」、「光速與因果」等主題。並教大家計算新月與滿月時,太陽及月亮對於人 (60 kg) 的重力差異。
 

🌕 章節
00:00|開場
01:20|從科幻到原理解析:一位天文物理學者的誕生
02:46|星座對天文物理學家的意義
04:59|宇宙中所有的星體對你都有作用力(只是程度的多寡)
05:59|重力與潮汐力
08:12|計算月球對人的潮汐力 *
13:13|星球的磁力
14:40|暗能量:解釋宇宙的加速膨脹
18:15|真空裡的量子漲落
20:34|暗物質:解釋星系旋臂的速度
25:31|秒速70公里:宇宙的膨脹速度
29:15|光速的定值與最大速
31:12|宇宙裡超越光速的現象?
33:04|block universe VS. multiverse

title img

(一)星體影響:
談星體/星座對人類社會或心理的影響,可能主要還是在象徵層次上的表現,像是各個文化的神話原型、符號表意系統等,如何對人的情緒、意識產生影響。然而,如果從天文物理的角度來看,星體對於人們實質的力的作用可能會是哪些?程度有多大?或是多小因而能忽略不計?這一集裡,首先請彥丞老師以月球為例子,計算月球對地球人的潮汐力變化,展開關於星體影響的討論。

(二)暗/能量:
古典物理學常將「能量」視為「某一個物理系統對其他的物理系統做『功』的能力」,但是「功」的定義,卻又是「一種物理系統到另一種物理系統的『能量』轉變」。在此情形下,「能量」與「功」彼此成了互相的定義,建構出一個套套邏輯式的知識循環體系。因此,究竟什麼是能量?我們不知道;我們只是用它來解釋與想像得以觀察到的變化,如位置、速度、溫度,以及其他得以被測量、被尺度化的轉變。另一個例子是用來計算「可以利用的能量」的「熵」,不能利用的能量則是「熱」。換句話說,對於能量,古典物理學多以一種效益主義的觀點出發,而這會不會狹隘了我們對能量的想像?或許,我們可以從常用以宇宙擴張的「暗能量」的這個概念,重新思索能量的本質?

(三)光速(因果):
談到宇宙擴張,我們或許可以來談談光速與因果。有一種說法是光速其實並不只是「光」的速度。如果究其本質,它其實代表的是物理世界裡「因果關係」的速度。這樣的說法是正確的嗎?在宇宙裡,至少有兩個超越光速的現象,一個是黑洞的事件視界裡,另一個是宇宙擴張時的宇宙視界。但是,超越光速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呢?依照相對論,很可能對於觀察者而言超越光速的那個人,自己其實仍然很正常地生活在自己所屬的時間裡,什麼都沒變化。我們該怎麼看待超越光速這件事情呢?

title img

🌕 算算看:D

我們同樣也可以計算新月與滿月時,太陽及月亮對於人 (60 kg) 的重力差異。

重力的公式是 F=GMm/r^2:
太陽重力:6.7*10^(-11)*2*(10^30)*60/(15000*10^7)^2 
= 0.3573 (kg.m/s2)
月亮重力(新月 ☉☽︎←⊕웃):6.7*10^(-11)*7*(10^22)*60/(38.6*10^7)^2 
= 0.0018 
月亮重力(滿月 ☉⊕웃→☽︎):6.7*10^(-11)*7*(10^22)*60/(37.4*10^7)^2 
= 0.0020
新月時太陽與月亮重力(☉☽︎←←⊕웃|相加)= 0.3573+0.0018
= 0.3591
滿月時太陽與月亮重力(☉←⊕웃→☽︎|相減)= 0.3573-0.0020
= 0.3553
兩者相差:0.0038  (kg.m/s2) = 380 (g.cm/s2)
 


也就是說,太陽與月球對一位質量60公斤的地球人,在新月及滿月時所造成的重力差異,大約是 380  (g.cm/s2)。

title img
title-img

System of Conductors © Designed and Maintained by YAO, 2023-

Website By Lu , 2023

background